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电网互联基础条件分析

优投会员

发布时间:2021-09-13

关键字: 一带一路电力产业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区域电网

  新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中跨国电网互联的关键节点。我国的能源与电力负荷呈逆向分布,包括新疆在内的国内许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本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最大能力,导致弃风弃光问题突出。为了解决该问题,以输送电力为重要导向的电网建设将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
  “一带一路”经济带上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等国的资源和负荷需求禀赋不同,使得各国之间具有电力互联互通的需求。我国新疆具备丰富的风光资源,但弃风弃光问题严重,周边的中亚五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与新疆互补性强,而巴基斯坦地区存在电力紧缺问题,因此电网互联互通潜力大。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采用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建设新疆与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的跨境电力互联网,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国资源优势,而且可以提高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从而大大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文献从中亚五国发电设施建设情况和各国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入手,介绍了中亚五国电网现状以及电力需求情况,并对各国电力合作开发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分析;文献中提出将我国新疆富余的新能源电力用特高压直流线路送往阿拉伯地区,构建中阿“新能源电力丝路”,对中阿互联线路进行了投资估算,并对中阿电网互联的实践性进行了探讨,表明建设中阿互联电网的时机已成熟,电网互联后对中阿两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影响。
  跨国互联电网的发展将带来多方面好处:一是促进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合作;二是降低系统的备用,促进多种能源跨国互补互济,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并且降低电力系统发电成本;三是保障满足各国电力需求,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本文从我国对跨国电力互联互通的相关政策入手进行分析,介绍新疆、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的资源和负荷需求禀赋、能源结构以及电力供应现状。基于此,从电源多能互补及负荷时空互补特性方面分析跨国电力互联的近期及远期优势。最后,从我国特高压技术优势及当前跨国互联的实践依据分析新疆、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互联互通的可行性。
  1、我国相关政策分析
  电力跨国互联是电力合作与竞争的共存形式。在建立电力跨国互联系统时,政府的直接参与主要是基于本地的能源利用和各国间的电力交换角度考虑,促进各国合作以寻求长远利益。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是连接亚欧的桥梁与纽带,是推动亚欧共同发展的重要方针。“一带一路”涉及范围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并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强调“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为新疆与中亚五国及巴基斯坦互联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舒印彪董事长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与邻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建设从中国新疆到中亚五国的输电通道;二是俄罗斯和蒙古国对中国的输电通道;三是与南部邻国联网通道。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辅相成,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重要举措,这为我国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的跨境外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
  “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新疆电网建设,尤其是围绕“三基地一通道”,大力推进与新疆连接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网架建设,增加疆电外送输电能力,致力于把新疆建设成为与我国东部和邻国互联互通的“电力丝绸之路”。
  以上这些都说明,以新疆为落足点,建设我国与中亚五国以及巴基斯坦之间的互联电网,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带内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广域消纳,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
  2、区域电网现状分析
  2.1  我国新疆
  新疆地区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且风电、光电发展迅猛,但弃风弃光现象尤为严重。截至2017年10月底,新疆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57.3万kW,其中:风电1835.4万kW,占22.8%;太阳能907.6万kW,占11.3%。图1为2013-2017年新疆风电、光电装机容量。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

浏览次数:25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