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沿线国家。南非的煤炭探明储量为301.56亿t,煤质全部为优质的无烟煤和烟煤。南非是传统的煤炭生产大国,煤炭工业体系成熟,基础设施完备,煤炭市场成熟,是中国煤炭企业理想的投资目标国。埃利斯拉斯煤田的探明储量达到33.17亿t,且开发强度较低。中国的煤炭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煤炭生产商合作采煤并建设坑口电厂,将电输送至邻国博茨瓦纳。图利煤田有优质的焦煤资源,中国的煤炭企业可以投资参与初期勘探,用较小的成本获取矿权,并通过莫桑比克的马普托港出口焦煤。在具体的投资实务中,中国企业可通过前期勘探、合作开发、财务投资等灵活方式参与煤炭资源开发,并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国土面积122万km2,人口5500万人。南非拥有非洲很大的煤炭资源规模,其煤炭资源可以开采1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满足能源、电力、钢铁及化工等行业需要,南非的煤炭工业迅速发展,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南非实行了石油禁运,更加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南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鼓励煤炭生产与出口。目前,南非是非洲很大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2015年,南非的煤炭产量为1.429亿t油当量(2.52亿t煤炭),位居世界第七;煤炭出口量为5790万t油当量,位居世界第六。南非的煤炭主要出口到欧洲、中国和印度,出口的煤种属于烟煤和无烟煤,以动力煤为主,其中包含少量焦煤。
1、煤炭资源概述
1.1 地质背景
南非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几乎均有出露。南非大部分地区下伏前寒武纪岩石,包括太古代的巴伯顿和麦奇森绿片岩带、林波波活动带和威特沃特斯兰德超群;古元古代的德兰士瓦超群、布什维尔德杂岩、弗里德堡穹窿(一个古老的陨石撞击构造)和瓦特贝格超群;中元古代的纳马夸兰变质岩省。早古生代以卷入开普褶皱带的沉积岩和花岗岩为特征。
南非约三分之二地表被古生代到中生代卡鲁超群岩石覆盖,其主要由陆源碎屑沉积物和火山岩组成。一些碱性杂岩、碳酸岩和金伯利岩侵入到前寒武系和卡鲁地层中。新生代陆相淡水沉积物,主要是卡拉哈里群,覆盖了南非西北部沿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边界的大部分地区。
1.2 煤炭资源分布
南非主要含煤盆地为卡鲁盆地,面积达55万km2,完整保留了自晚石炭世至侏罗纪的地层。其次,在北部分布着以埃利斯拉斯盆地为代表的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小型盆地,分别是图利盆地、埃利斯拉斯盆地、齐皮塞盆地和斯普林博克平原盆地(图1),以及东部近南北向的林波波单斜。埃利斯拉斯盆地过去曾被称作瓦特贝格盆地。
南非的含煤地层共分为三个群,自下而上分别为埃卡群、斯托姆贝赫群和林波波群,这三个群均为卡鲁超群的组成部分(图2)。埃卡群由页岩和砂岩组成,沉积于早二叠世陆内浅海盆地,其覆盖着南非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并蕴藏着南半球约三分之一的煤炭储量,是南非最主要的含煤地层。斯托姆贝赫群由莫尔蒂诺组、埃利奥特组和克拉伦斯组组成,岩性为中晚三叠统沉积的河流相砂岩、风成砂及黄土,反映出湿润的气候。林波波群形成于晚侏罗统,由河流相砂岩、泥岩组成,煤层易受到德拉肯斯堡群玄武岩的破坏作用。卡鲁盆地二叠系煤矿床自西向东呈弧形展布,煤层向西部及南部倾斜。东北部的煤层埋深较浅,大部分煤层埋藏小于200m。在南部、西南部和西部,三叠纪覆盖层上覆在含煤埃卡群的区域,煤层埋深增大。因此东北部的在产煤田,利用露采手段开采浅部煤层,深部煤层采用坑采方法,深度不超过200m。由于埋藏过深的原因,南非西南部的煤炭资源没有得到开发。
南非共分布19个煤田,其中12个煤田分布在卡鲁盆地(图3)。卡鲁盆地东北部是南非的主要煤炭产区,共发育11个煤田,包括西侧的自由邦煤田、弗里尼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