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被誉为“地中海明珠”,拥有迦太基遗址、罗马竞技场、麦地那等著名景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1957年独立后,突尼斯的经济呈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其2010年的人均GDP为4712美元,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2010年环球贸易促进报告》中排名为38/125。2010年12月爆发的“茉莉花革命”导致突尼斯经济发生巨大转折。2011年突尼斯人均GDP仅为3858美元。
虽然在2015年初,突尼斯新一届政府名单被公布标志着该国已完成政治过渡,但其经济仍未恢复到革命发生前的水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2016年环球贸易促进报告》中突尼斯排名已落至92/140。尽管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突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成为促进突尼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而对于广大中国企业而言,投资突尼斯前景广阔,尤其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突经济和贸易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同时中国企业在突尼斯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
一、突尼斯投资环境
1.地理位置优越,地区安全局势动荡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北端,东部和北部毗邻地中海,因与欧洲大陆相望而被称为“欧洲后花园”。突尼斯是首个与欧盟签署《联合协议》的地中海国家,也是首个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地中海国家。自2008年1月1日起,突欧已实现零关税和无配额限制的贸易自由化。2015年10月,突尼斯与欧盟开启关于建立深入全面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旨在增加双边市场准入机会,改善双边投资环境以支持突尼斯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如该协议被顺利签署,突尼斯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将突破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政府采购和投资保护等领域。
突尼斯与欧盟的紧密联系使其迅速成为外国投资者开拓欧盟市场的跳板,但北非的安全局势也会影响外国投资者的热情。2010年12月17日,一名卖水果的突尼斯青年默罕默德•布瓦吉吉在遭到暴力执法后自焚身亡。该事件导致大批对总统本•阿里政权不满的群众开始游行示威,并最终导致总统下台,这次政权更迭被称为“茉莉花革命”。放眼周边国家,因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影响,突尼斯邻国利比亚爆发内战,战火仍未平息;同处北非的埃及爆发一系列反政府活动并导致总统辞职。地区安全隐患将会阻碍突尼斯吸引外国投资。
除此之外,突尼斯和许多周边国家一样,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即使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机构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突尼斯本国的反恐及安全局势仍然堪忧。
2.投资法律政策:鼓励与限制并存
自突尼斯完成政治转型以来,新政府对经济增长抱有高度期待,总统贝吉•凯德•埃塞卜西要求通过改变经济结构以克服潜在的经济挑战。为实现这些变革,突尼斯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投资法律和政策上对外国投资提供优惠,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以保护本国企业和保证国民就业。目前,突尼斯管理外国投资主要依靠《外贸法》、《投资法》、《外资鼓励法》等法律,涉及市场准入、资本构成、企业设立和用工等领域。
(1)在市场准入方面,外国投资者投资旅游、交通、手工制造业、教育、通讯、金融、医疗卫生、广告、农业推广服务和矿产资源开发等15个产业和20种业务需事先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投资农业、加工制造业、土木工程等行业则只需办理申报手续。目前,突尼斯的离岸外国直接投资在地区分布上为:西北部沿海地区占78%,中东部占19%,集中在科技研发(37%)、纺织(12%)、信息通信技术(9%)和零售(9%)等四个投资领域。为实现各地均衡发展,突尼斯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在该国中南部内陆地区从事外向型投资活动。
(2)在企业设立程序方面,突尼斯在世界银行集团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 “创业”一栏中排名103/189。相较于其他中东北非国家,突尼斯的企业设立程序稍显繁琐,但耗时约为平均水平的1/2,花费为1/7。这是因为突尼斯工业投资署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即投资者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工商登记、社会保险注册、接受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的调查、填写劳动监察机构的申报单以及制作企业公章等多个程序。
(3)在税赋方面,突尼斯高于大多数中东北非国家。具体而言,突尼斯实行统一税制(即外国法人及自然人和本国法人与自然人承担的税赋相同),税收体系以所得税和增值税为核心,兼有职业培训税、汽车税、地方税及印花税等税目。企业需要承担的主要税赋的税率见下表:
此外,突尼斯还对完全出口型企业实行专门的税收激励政策:在企业设立的头十年免征所得税,此后税率为10%;对其为出口活动而进口的产品(包括运输车、原材料及半成品等)免征海关关税及增值税;对其再投资投入/利润免征税。
&n ....
登录阅读全文 查看优投独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