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西哥坎昆龙城项目位于金塔纳罗奥州贝尼托·胡亚雷斯市,是由中墨双方合作兴建的中国商品分拨中心。自项目宣布以来,在墨西哥国内遭遇了强大阻力。项目的反对方认为,龙城项目的实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中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也会挤占墨西哥市场,造成更多失业,项目最终于2015年1月被墨西哥政府叫停。有关该项目的争议反映出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时并未充分了解当地的政治社会结构及法律法规,以致受到墨西哥国内政治博弈的影响。在墨西哥进行大型投资,中资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墨西哥国内的政治结构和当地的民情民意,谨慎选择投资项目。在项目建设上,也应该更注重对社会收益的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就在海外设立了中国商品分拨中心,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部分。这些早期的分拨中心由政府投资、企业经营,尽管名称各异,却主要为中资企业提供商品贸易平台,交易商品基本是服装、鞋、布料、家具、灯具、机电、电子产品等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商品,仅在非洲就有11个。2000年以后,中国企业逐渐独立参与、投资兴建海外中国商品分拨中心。其中,较大的项目有:2004年开业运营的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参与创立的阿联酋迪拜龙城;新疆大得实业发展总公司主要投资建设,于2004年、2007年分别开业运营的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奥什市大唐中国商品分拨中心;由中国诚通集团投资建设,于2011年开业运营的俄罗斯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等等。这些分拨中心在投入运营后得了成功:以迪拜龙城为例,其日均客流量超过一万人,年成交额高达百亿美元;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大唐中国商品分拨中心建立后,在该国南部三州一市,“中国建材占市场份额60%—70%,家具占45%,日用品占90%”。基于上述成功经验,类似的分拨中心越来越多地被复制。
然而,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更大范围的建设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例如,迪拜龙城项目的参与方、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就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造坎昆龙城。自2011年3月22日项目公布以来,墨西哥国内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包括主要反对党民主革命党(PartidodelaRevoluciónDemocrática)及各大经济协会在内的各种势力均表示反对该项目的实施。即使是在坎昆龙城项目正式开工后,社会各界对于该项目的争议依旧没有平息,直至2015年1月墨西哥政府终止该项目的实施。为何在迪拜取得成功的龙城项目却在墨西哥困难重重?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本文以坎昆龙城为案例,结合龙城项目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墨西哥主流媒体对该项目的报道,探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
一、坎昆龙城项目的基本情况
有关坎昆龙城项目最早的报道可以追溯至2010年10月,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董事长郝锋访问墨西哥,就有关合作问题与金塔纳罗奥州(QuintanaRoo)(下文简称“金州”)与尤卡坦州(Yucatán)政府、企业进行了探讨。2011年2月27日,郝锋董事长再一次访问金州,与墨方就共同开发坎昆龙城项目达成共识。该项目是继迪拜龙城之后中国企业在国外合作建设的最大经贸平台,属于民间投资项目,由中墨双方合作开发,中方投资公司为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墨方合作企业为新莱昂州(NuevoLeón)的投资者新建的蒙特雷-坎昆商城股份有限公司(Monterrey-CancúnMartS.AdeC.V),企业性质为私营、可变动资本额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创立坎昆龙城实业公司(RealEstateDragonMartCancún,S.AdeC.V),企业性质同样为私营、可变动资本额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项目的最初规划,坎昆龙城定位为中国产品展示、零售、批发、仓储集一体的大型贸易平台,主要销售建材、五金、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十大类产品,初期投资1.5亿美元,总占地面积561.37公顷,初期规划84公顷,并将建设4000户住宅供2500名中国商户居住。郝锋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坎昆龙城项目是希望给中国企业开拓拉美市场提供一个平台,推动中国企业直接进入拉美。对墨西哥而言,龙城项目建成后也将给当地带来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2011年3月22日,坎昆龙城项目在金州正式揭幕。同年9月,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发文,宣布将举办“墨西哥(坎昆)中国商品长年展”,地址是墨西哥坎昆龙城,主办单位为外贸发展局,承办单位为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和城开(北京)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开始正式实施。
与项目预期不同,项目的实施破费周折。一方面,墨西哥国内大型项目的审批程序本身就比较复杂,中国公司明显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墨国内对该项目并没有持欢迎的态度,相反,各种反对声音不绝于耳,这也影响了项目的审批、开工进程和最终实施。无疑,坎昆龙城项目遇到的曲折和争议值得深思。
二、墨西哥国内有关该项目的争议
坎昆龙城项目于2011年3月对外公布,但在项目公布后一年多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墨西哥财经网站《扩张》(CNNExpansión)报道说,金州政府和中国投资者之间还缺乏某些正式文件。事实上,在墨西哥大型投资项目的审批并不简单。就坎昆龙城而言,在项目启动时至少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购买。根据墨西哥法律规定,必须与具有墨西哥国籍者合资才能在墨西哥购买土地,且墨西哥人必须占土地购买金额的51%。由于坎昆龙城项目涉及土地买卖,中墨双方的投资份额需要明确,而在项目揭幕之时,并没有相关信息的披露。
(2)规划用地许可。在墨西哥,企业对土地的使用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市政府的土地规划。坎昆龙城项目处于金州贝尼托·胡亚雷斯(BenitoJuárez)市,项目要想获得通过,就需要向市政府提交开工申请,而在龙城项目开幕时,当地政府尚未就该项目做过表态。
(3)环境审批。由于坎昆龙城项目所在地处于雨林地带,在涉及环境、自然资源变动时,必须提交给墨西哥环境部门进行审查。具体来说,如果项目不涉及墨西哥《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基本法》所规定的、由联邦政府管辖的内容,需要向州环境和资源局提交环境评估报告),并经过联邦环境检察厅的核查。如果项目涉及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则需要通过环境和资源保护部的批准。坎昆龙城项目亦未获得相关文件。
此外,文物部门也要在开工前对使用土地进行核查,以确保没有遗迹的存在。龙城项目均未完成上述手续,这就是说在项目开启时,投资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直到2012年6月,龙城项目才重新启动。项目明确了中方的投资份额为40%,墨方的投资份额占60%。项目负责人胡安·卡洛斯(JuanCarlosLópezRodríguez)表示,龙城项目在发布之后遭到了鞋商、玩具商和纺织业的强烈反对。实际上,在龙城项目公布到最后被终止的近四年时间内,包括鞋商、纺织业在内的墨西哥国内反对力量主要来自以下方面:一是墨西哥国内的商会、经济协会,如墨西哥成衣商会、加工制造商协会;二是墨西哥国内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主要代表为墨西哥环境权利中心、莫雷洛斯港团结之声;三是反对党民主革命党,党首赫苏斯·桑布拉诺(JesúsZambranoGrijalva)公开表示反对该项目的实施;四是与金州毗邻的州政府,如恰帕斯(Chiapas)、坎佩切(Campeche)等。
根据项目的时间进程和墨西哥国内对龙城项目的反应,可以将争议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项目公布(2011年3月22日)到项目重启(2012年6月14日)
由于项目尚未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墨西哥国内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仅有主流财经类报纸《经济学人》(ElEconomista)有过相关报道。此外,会计业巨头德豪会计师事务所(BDO)的《国际贸易简报》也谈到龙城项目在墨西哥遭遇的困境:鞋商、玩具商和纺织业被认为是反对该项目的主要力量。
根据墨西哥统计局2011年第三季度公布的数据,纺织制造业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4.4%,制衣行业还提供了30.5288万个正式就业岗位和30万个非正式就业岗位。坎昆龙城及可能带来的中国纺织品给墨西哥纺织行业在制造和销售方面带来挑战,这些领域的企业自然就成为龙城项目最直接的反对者。
登录阅读全文 查看优投独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