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法案》及《107新规》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优投会员

发布时间:2023-02-28

关键字: 半导体产业产业链回流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合规风险

2022年6月29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召开出口管制政策年会,公开解读了当时美国出口管制的相关政策及发展趋势,并总结了2021年美国出口管制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情况。会议中,美商务部部长和副部长特别表示,美国2022年的出口管制政策将会继续关注中国,对半导体行业领域进行管制政策的更新,并且会与盟友国家之间继续加强出口管制协同执法的效果。 

01 《芯片法案》

1. 事件概述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法案》,该法案正式生效。

《芯片法案》以强化美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和维护国家安全为由,为美国本土的半导体制造和其他相关前沿领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拨款和税收抵免等产业优惠举措。同月25日,拜登再次签发一项行政令,为《芯片法案》的落地实施设立了“跨部门指导委员会”,并明确《芯片法案》实施相关优先考虑事项以及与实施相关的平台网站的设立等事宜。

《芯片法案》从提出到最终生效,期间经历了文案的多次修改调整,这一针对半导体产业的高额补贴法案,最终旨在通过巨额投资补贴吸引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赴美投资设厂,进而引导半导体产业链回流美国,重塑和保持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优势。

2. 《芯片法案》的主要内容

(1)《芯片法案》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2022年芯片法案》,主要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专项拨款与税收抵免政策,包括:1、拨款约527亿美元促进半导体(芯片)制造;2、拨款15亿美元助力无线技术发展;3、禁止受益企业在华参与任何重大交易包括实质性地扩大在华半导体制造能力;4、针对先进半导体制造业提供25%的税收抵免。
第二部分为《研发、创新和竞争法案》,主要为美国其他关键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和基础理工学科(STEM)研发相关的拨款,包括:1、拨款1699亿美元促进研发与创新;2、针对中国作出了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中国企业未来在参与美国制造计划、获取美国基金资助以及引进外部人才等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则为美国最高法院安全资金法。

(2)“护栏条款”及其例外情形

根据《芯片法案》第103(b)(5)的有关规定,接受《芯片法案》资助的实体,包括依据《1986年国内收入法》第1504(a)节所认定的该实体的关联公司,应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并接受“从接受资助之日起10年内,不得在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开展协议约定的任何重大交易,包括不得实质性扩大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半导体制造能力相关的重大交易”等相关条件的约束。该旨在限制受益企业扩大在华半导体制造业务的条款受到了较多关注,也被称为“护栏条款”(guardrails provision)。

第103(b)(5)(D)节同时明确,接受资助的实体在协议期内拟在“受关注国家”开展任何实质扩大半导体产能的重大交易时,均应当向美国商务部提前报告。美国商务部有权对接受资金支持的企业实体(即上述受益企业)开展审计,以核实相关资金的用途,并确保受资助实体按要求使用财政资助款。若受资助实体经审计后被认定违反上述协议约定,美国商务部有权全额收回该等财政资金或要求受益企业退还所享受的税收优惠。

3. 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影响及其例外

针对《芯片法案》,中国半导体企业最为关注的内容应为该法案将如何限制受益企业在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建立和扩大先进半导体制程的产能,该法案的出台是否会对中国现有半导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及是否存在例外情形。

(1)“护栏条款”干扰国际半导体企业在华经营

《芯片法案》中影响最大也颇受业内关注的当属“护栏条款”,该法案条款将使美国实现从设计、制造、设备全产业链开启其内部循环,而获得补贴的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部分未来半导体领域的风险成本,但与此同时,法案对受益的企业人为设置排他条款,以期边缘化中国半导体产业、阻碍国际半导体企业未来在华开展半导体制造业务。

这场为期10年的禁令除了对原在华拥有较为完整制程工艺企业的大陆扩充、先进制程工艺等带来直接影响外,也阻碍了该等企业在华的经贸与投资活动,还进一步扭曲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给国际贸易秩序带来重大影响。

(2)法案变化的不确定性及例外情形

除了上述法律禁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外,我们也从法案中看到如企业所从事业务属于《芯片法案》项下“护栏条款”的例外情形,即《芯片法案》的限制措施不影响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在现有设施和设备的情况下继续开展传统半导体的生产,并且不影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

浏览次数:110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