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发布时间:2023-06-29

关键字: 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经贸合作基础设施风险防范

瑞士地处中欧,面积41284平方公里,人口873.7万。瑞士是永久中立国,自1848年以来从未经历过战事,社会稳定,国民安居乐业。瑞士背靠阿尔卑斯山区,湖光山色驰名全球,被誉为“花园之国” 。瑞士经济高度发达,位列全球二十大经济体,曾连续九年排名全球竞争力榜首, “瑞士制造” 是高质量的象征。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瑞士有14家企业上榜。东部山区小镇达沃斯自1971年起举办世界经济论坛,是全球政经界人士探讨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但与欧盟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与周边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相比,瑞士市场规模较小,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以及多样的语言文化,是许多跨国企业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所在地,也是中国企业登陆欧洲的理想平台。

第一,瑞士政治和社会形势稳定,社会治安较好,失业率和犯罪率较低,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瑞士实行颇具特色的联邦委员会制度和全民公决制度,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较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较高,劳资双方关系融洽,罢工现象很少。

第二,瑞士市场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高,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强调公平竞争,市场开放。瑞士欢迎和鼓励外来投资,目前对外国投资领域的限制只存在于铁路、邮政等少数部门, 但瑞士拟通过立法和设立专门审批机构,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审查。

第三,瑞士优势产业众多,集群化程度较高。巴塞尔的生命科学产业、苏黎世的金融市场和机电产业、日内瓦的私人银行业和大宗贸易市场、西北地区的钟表产业实力雄厚,呈现出由跨国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协作的产业结构。许多中小企业历经百年经营,底蕴深厚,技术过硬,是利基市场的“隐形冠军” 。

第四,瑞士以创新为强国之本,重视教育和科研投入,拥有以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职业教育发达。创新促进体系完善,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密切。法制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当完善。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两国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自2014年7月实施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各领域务实合作。瑞士政府积极支持“一带一路” 倡议,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 2016年4月,中瑞宣布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为两国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中瑞关系“黄金时代” ,中瑞经贸合作也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9年4月, 时任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访华, 两国签署“一带一路” 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以加强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合作。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瑞士制造业、航空业、钟表业、旅游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但生物医药、在线教育、网络购物、金融科技等领域出现较快增长,民众更加关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瑞士联邦和各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以及针对企业的纾困支持措施,包括缩短工时制度、专项“新冠贷款” 等,目前生产生活秩序已恢复正常,经济开始复苏。

2021年3月,瑞士联邦政府出台了首个《中国战略》,该战略确立了瑞士对华政策的原则、重点、目标和相关措施,对华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和平与安全、 经济与繁荣、 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

近年来, 中国企业对瑞士投资步伐加快,以收购并购为主, 涉及金融、 化工、机电、通信、大宗贸易等多个领域。尽管瑞士投资环境较好,但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高枕无忧。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仍有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去思考和关注。首先, 企业应在投资前做好市场调研,充分考虑瑞士较高的生活、经营成本以及欧盟以外就业者的准入门槛等因素,多了解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切忌盲目投资。其次,中瑞两国的思维方式、商业文化、管理模式迥然不同,中国企业在学习借鉴瑞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 要做好企业内部文化融合。再次,要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守法合规经营,加强与当地政府、议会、工会、媒体和民众的沟通交流,维护在瑞中资企业的良好形象。

阅读全文请查看附件

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浏览次数:58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