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巴西的贸易付款方式
巴西企业从中国进口普遍采取一般贸易方式,付款方式大多采取T/T20%或30%预付款,装船后凭提单复印件或D/P方式通知对方支付全款。D/P即期付款方式,属于无证托收,收款上存在一定风险。出口商的主要风险集中在后期,即货物发出后但款未收回这段时间,另外部分银行操作上不规范会造成中国进口商的收款风险。需要慎重提醒中国企业,现在很多中国厂商为了打开南美市场,多采取优厚的付款方式,只要客户支付少量订金就急于出货,而这种做法只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中国出口企业应预收部分定金,在进口商拒收货时,争取货物的处理主动权。同时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巴西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全面评估进口商的经营能力和资信情况,设立信用额度,防止信用过滥现象。
规避的主要方法一是要对巴西进口商的资信有充分的了解,可通过专业的客户信用调查机构来调查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并提高首付金额;二是选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2)要熟悉巴西的通关规则
巴西政府要求所有的进口商品都必须办理进口许可证,所以出口商在向巴西发货前,应及时向进口商提供有关证书和文件,并敦促进口商按规定在货物装船前进行申请,以避免货物到港后被扣或被海关罚款,引起不必要的贸易纠纷。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为60天,进口商须在货物到港后90天内办理提货报关手续;通常寄售合同项下的货物可以在保税仓库寄放一至两年,而最大的玛瑙斯保税仓库的存放时间可达5年。
(3)注意防范汇率风险
巴西实行浮动汇率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具有直接影响。由于中巴两国间货物的运输距离比较长,周期长,汇率变化的幅度在一段时间会变化很大,因此进口企业可能因为汇款成本增加而拖欠或拒绝汇款,这样企业可能会款货双失,风险比较大。近年来,从中国出口到巴西的许多货品,在运达巴西各港口后,巴西的进口商由于资金短缺,迟迟不去提货,致使中国企业无法收回货款。金融危机以来,美元与雷亚尔的汇率飙升超过30%,从签订购买合同的日期到货物到达(港口)期间,由于巴西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因此用美元结算的进口商品也随之涨价。由于买卖双方采取的是先发货后付款的方式,当地的进口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大批已经运至当地的商品搁置于海关码头,致使中国出口企业蒙受严重损失。因此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找可靠的银行或贸易服务机构帮助托收。
(4)用好当地服务资源
利用当地贸易服务机构做桥梁,是企业产品安全进入巴西市场。贸易服务机构可以优选经销商,对经销商的实力和信用情况提前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运输代理和船东的关系,保证客户付款后再换提单,为客户的收款增加一道保障措施。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