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过去所依赖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企业需摒弃旧有路径,主动融入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新兴制造业中心,以在全球供应链中稳固并扩大话语权。
长江CEO首期班校友、华立集团创始人及董事会主席汪力成,近日在题为《外贸出口思维vs全球化经营思维》的主题演讲中,深刻剖析了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底层逻辑。他指出,关税差异和供应链安全半径的变动正在给传统的“外贸出口”模式带来巨大的考验,而中国企业应对这一挑战的核心在于转变认知,用更加宽广的全球视角去观察和分析。
创立于2006年的长江CEO项目,开创了中国企业家全球学习的先河与典范,至今已汇聚了超过1100名杰出企业家加入。顺应全球格局与国内发展态势的深刻变化,项目内容持续迭代升级,从“培养企业的全球化”转向“培养全球化的企业”。明年将迎来长江CEO项目的二十周年,廿载经典再出发,以定力、活力、生命力,决胜新航海时代!在长江CEO,建立多元思维模型与全球决策体系。同时,为助力更多企业家把握全球布局机遇,长江CEO20期北美模块也将走进墨西哥,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带领同学们深入美洲贸易中心,探索全球布局的新路径与策略。
01 ToC产品出口模式的全球布局转型
经济全球化不会终结,但国家间合作大分工的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将是全球分布式的互惠互利合作模式。这对于提供ToC产品的企业而言,变革势在必行。
汪力成指出,中国制造独步全球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各大厂商不再单一依赖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出口全球,“中国创造、全球制造”的新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在此背景下,企业需从传统的外贸出口模式转型,构建全球化的生产与供应链布局。
“对于ToC产品企业而言,未来应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物流仓储体系,主动开拓目标市场的中小型采购商渠道或直接面向消费者(ToC)销售。”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跨境电商确实为ToC产品开辟了新的路径,作为去中间化的一个典范,它直接连接了生产与消费两端。然而,企业在享受这一便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和解决一系列挑战,包括物流、仓储、清关、本地仓建设、最后一公里配送以及跨境融资等问题。此外,本地化生产的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需密切关注主机厂(链主)的全球布局动态,并考虑在目标市场或其周边国家设立工厂。
汪力成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的独特地位。鉴于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国际大厂和新兴跨国公司依然将中国视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市场,其生产制造基地也将继续扎根中国。因此,对于参与国际供应链合作的中国企业来说,未来的转型方向将是明确的:总部、主要研发中心、针对中国市场的制造基地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均位于中国,而将产品销往全球,形成一种跨国经营模式。
02 企业出海:本地化生产与全球供应链整合
在企业出海探索新市场的征途中,本地化生产——“销地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汪力成指出,中国众多产业虽已高度成熟,但也因过度竞争而陷入恶性“内卷”。然而,从全球视角来看,这些产业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往往还是空白或仅初具规模。因此,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前往这些地区设立组装生产线,实践“销地产”模式,以此降低关税成本并拓宽利润空间。
同时,他也指出,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面临多重挑战。其中,缺乏自主可控的、围绕制造业的服务业全球网络是一个显著问题,这包括跨洋运输、本土运输、码头、仓储、本地仓、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各个环节。此外,跨境融资服务的不足也是制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更为关键的是,许多企业领导人的全球化认知还有待提升,真正具备跨国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也相对稀缺。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应当积极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全球化生产网络。与此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共同努力推动本地化生产的发展,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03 华立集团的全球化经营实践
华立集团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先行者,早在24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经营的探索。
汪力成介绍,华立以电表制造为主业时,就已经有了“走出去”的想法。2000年,华立首次走出国门,尝试在泰国投资建厂,开始了“销地产”的战略布局。后来,华立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开发了“三大三小”六个中国工业园,这些工业园不仅为华立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互利共赢。
汪力成强调,华立出海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全球化经营策略。一方面,华立注重本地化生产,通过在目标市场或其周边国家建立组装生产线,降低关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华立积极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全球化生产网络。此外,华立还注重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先行者,华立集团早在2018年便与富通集团及墨西哥SANTOS家族合作,在美墨边境的新莱昂州打造中国投资工业园——华富山工业园。该工业园致力于成为中国优势产业在北美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制造出口基地,已入驻企业包括海信家电、银轮股份、圣奥集团、敏华控股、新坐标等。
墨西哥的华富山工业园是华立的第二个海外工业园。汪力成介绍,近些年,随着中国制造业出海成为大趋势,华立就把海外布局拓展为全球“三大三小”的海外工业园,并围绕这“三大三小”工业园,慢慢叠加全球供应链增值服务,形成华立如今的海外业务。
“我们选择了墨西哥北部的新莱昂州,当时规划10平方公里,现在估计要达到15平方公里。除了工业化程度比较高,从市场角度看,墨西哥的市场辐射能力独一无二,它与全球最大的两个贸易集团——北美自贸区和欧盟自贸区均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且作为美国的邻国,墨西哥自然而然地成了北美制造业中心地带;从营商环境角度看,墨西哥对外商投资包容性高,外商可获得永久土地产权,而且金融业发达,供应链相对完备;从投资安全性角度看,墨西哥政局稳定,与中国关系友好;此外,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下,选址墨西哥可以助力企业开拓北美市场,配置全球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