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 最美云龙

发布时间:2018-12-17

关键字:

天池美景 赵均堂摄

        在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有一处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森林茂密、物种丰富,被称为“滇西明珠”,重点保护以滇金丝猴为主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为了探寻云龙天池保护区的奥秘,本报记者跟随护林员及志愿者们,一起进入了美丽的云龙天池。

大锤老师讲解如何做自然笔记广汽丰田供图

        最美云龙

        从大理市出发,经过约5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进入保护区的时候,景色没有什么不同,直到车子弯弯曲曲地经过一段不算宽阔的水泥路,一转弯,天池就撞进了我们的眼睛,环绕在绿水青山之间。放眼湖光山色,大家顿时心情明朗了起来。即使有些舟车劳顿,安顿好行李后,我还是决定跟随当地护林员向导在天池边走一走。

        据护林员介绍,1983年4月,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云龙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龙天池成为云南省最早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12年1月21日保护区被批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由南部天池片和北部龙马山片组成,最高点位于龙马山片的龙马山,海拔3638.9米。本地区最重要的珍惜濒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滇金丝猴就生活在龙马山片区,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也是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动物之一,而云龙县是滇金丝猴分布的最南缘。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中国植被》《云南植被》类型编目系统统计,保护区的植被共划分为9个植被型、13个植被亚型和20个群系。其主要的群系类型有云南松林、云南铁杉林、苍山冷杉林、丽江云杉林、怒江红杉林、多变石栎林、白穗石栎林和华山松林。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为云南松林。哺乳纲动物约9目,22科,47属,60种。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两栖爬行类、鸟类和鱼类资源。

云龙风光 赵均堂摄
 一对白喉噪鹛班鼎盈摄

        火灾无情人有情

        2014年,一场山火侵袭了保护区边缘4200亩的森林土地。云南松是本次火灾的主要受害树种,总体来看,在其中的3600平方米范围内,共记录173株站立木,其中活立木70株,枯立木103棵,另外云南松倒木共有297株,故总体存活率为14.89%,死亡率85.11%。

        为了恢复被烧毁的植被,由广汽丰田发起、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云龙保护区共同执行的一场为期5年的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由2017年起开始执行,计划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恢复400亩、300亩、300亩的火灾植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森林恢复项目的负责人周嘉鼎博士在采访中表示:这片火灾地离滇金丝猴的活动区域其实很近,对火灾地进行恢复,会很好地保护滇金丝猴栖息地的完整性。当地村民也会参与到森林恢复的过程中来,植树造林、抚育管护,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树种的选择上,选用了当地的常见植被,云南松、华山松、麻栎和尼泊尔桤木(俗称旱冬瓜)。目前,2017年恢复400亩的计划已经顺利完成,造林全部为针阔混交,2018年的目标也在紧张的推进当中。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造林施工团队会对恢复地的水文、土壤、气象、物种、植被进行科学监测,对比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更新的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区别。

华西雨蛙杜银磊摄

        自然观察 促进影响

        为了更好地开展保护和宣传工作,今年6月初,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了以“观感万物 察道自然”为主题的首届云龙天池自然观察节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观察爱好者,活动期间,队员们被分为4个观爱组和两个探趣组进行比赛,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队员们学习自然观察的技巧及云龙天池的相关知识,通过摄影摄像和做自然笔记的方式观察保护区内的物种及植被。在专家老师与当地护林员向导的陪同下,队员们各显神通,与保护区亲密接触,同时深度体验了多重效益森林恢复项目。

        本次活动共记录到鸟类112种(其中保护区新记录20种,如棉凫、宝兴歌鸫、黑胸鸫、黄颈拟蜡嘴雀等)、植物216种,拍摄到兽类6种、两栖爬行类9种,刷新了保护区的物种记录信息,为保护区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生态数据。同时,队员及志愿者的参与和宣传,提升了云龙天池保护区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棉凫班鼎盈摄

        公民科学 弥补缺口

        所谓公民科学,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弥补官方数据的缺口。比如,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是观鸟爱好者,通过组织号召和培养,使他参与到鸟类科研的行动中来。你也许会疑惑,这有什么用呢?以鸟类为例,中国专门保护和观测鸟类的专家不过数百人,而世界上已知鸟类接近10000种,其中中国就包含了约1400种。对于数量庞大的鸟类家族来说,能够观测和保护的科研人员太少了。要想对物种进行保护,就要做到研究的细致、明了,物种的热点分布地区在哪里就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数据系统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野生动植物,缺乏系统全面的生态数据;没有全国性的公开生物多样性数据来源,缺乏信息的公开;很多国际认定的濒危物种没有得到法律保护和足够研究,保护状况不明。如果能够把公民科学发扬光大,让大量动植物爱好者参与其中,那么,对资料的收集以及物种的保护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仅是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保护,我们美丽的祖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有太多的动植物都需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相信,通过无数爱心人士、志愿者、科研专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打造出更加美丽的碧水蓝天。

浏览次数:821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