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指责我国“汇率操纵”的原因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07

关键字: 中美贸易贸易竞争汇率操纵

    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影响破7,美国就罔顾自身标准,给中国贴上标签。这表明,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汇率问题既是美国意图减少中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工具,也是企图动摇中国谈判立场的施压手段。对美国乱贴标签,中国将保持战略定力,恪守承诺,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非常规操作
    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影响破7,美国就罔顾自身标准,给中国贴上标签。这表明,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汇率问题既是美国意图减少中国贸易竞争优势的工具,也是企图动摇中国谈判立场的施压手段。对美国乱贴标签,中国将保持战略定力,恪守承诺,坚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不搞竞争性贬值,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等外部扰动。
    至此,特朗普实现了在2016年竞选时提出的又一竞选承诺,即让财政部长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美国财政部的这一决定实际上与美国的相关法案相悖。
    根据《2015年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执法法案》中设定的最新评估标准,美国授权财政部根据三方面的标准来判定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有“不公平的汇率行为”:(1)与美国双边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年;(2)该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超过2%;(3)该经济体通过购买外币持续单边干预汇率市场(至少12个月中的6个月)。如果一个经济体全部满足这三条标准,美国将会与该经济体进行商谈,并推出可能的惩罚性措施。
    按照美国财政部现有标准,中国不应被定义为汇率操纵国,因为中国仅满足第一个标准:近12个月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总额为3309亿美元,远高于200亿美元的标准;对于第二个条件,2018年,我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为0.39%,2019年一季度该比重为1.55%,均低于2%的标准;对于第三个条件,2014年6月—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持续下滑,部分原因在于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而抛售外汇储备,2017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平稳,因而事实上并不满足第三个条件,但美国财政部在报告中提出“对中国继续不披露其外汇干预措施深感失望”。
    也是基于以上的情况,今年5月28日美国财政部刚刚发布的汇率半年报中,其实也已明确指出和认可了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只是被列入观察名单,同在观察名单上的还包括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

    旧有框架和规则不足以解释美国财政部的这一行动,那么美国财政部此次的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根据美方声明:中国长期以来通过持续、大规模的外汇市场干预来促使货币被低估。最近几天,中国采取了具体措施使人民币贬值,即在过去中国一直在积极使用这些工具(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但现在却维持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行动的背景和中国市场稳定原则的不可信性证实了中国货币贬值的目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美方意指中国没有采用过去积累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属于有意使人民币贬值。
    第二,美方引用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开声明,称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将继续创新和丰富调控工具箱,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正反馈行为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答记者问中的原文内容,而美国财政部将其解读为“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承认其在操纵汇率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准备继续这样做”。
    美方近乎“强词夺理”的理由表明,旧有框架失效,而我们必须站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更大背景下,来理解美国财政部对于我国是汇率操纵国的指责,在7月31日第十二轮中美磋商结束后,特朗普先是提出对我国出口美国的3000亿美元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后又指责中国没有按约定购买美国农产品。由此可见,汇率问题不仅是汇率问题,还是美国采取的施压手段,并且也进一步表明了汇率问题是中美贸易谈判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被指责“汇率操纵”的影响
    根据《2015年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执法法案》,一般而言,如果某一个国家被列入汇率操纵国,美国财政部会与该国启动谈判,敦促其改变做法。如果一年后财政部仍然认为该国未采取适当政策来纠正汇率低估和贸易顺差的问题,美国总统可以采取以下多项行动:
    一、禁止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此后为该国任何项目提供融资(包括保险、再保险、担保);
    二、禁止联邦政府此后从该国采购或签订商品和服务的采购合同;
    三、指示IMF的美国执行董事呼吁对该国的的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并酌情就货币操纵的结果进行正式磋商;
    四、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在与财政部长协商后,在评估是否与该国签订贸易协定,或启动、参与贸易协定谈判时,考虑该国未能采取适当政策纠正汇率低估和贸易盈余问题的严重程度。
    从表面来看,这似乎意味着被列为汇率操纵国短期不会受到太多惩罚性措施的影响,但在中美贸易摩擦白热化大背景下提出的汇率操纵,其行动、形势的变化也将服从于中美贸易谈判形势的大局,因此“一年后”这一期限可能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平稳期。
    美国指控汇率操纵的历史回顾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历史情况来了解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会有怎样的后果与影响。历史上,美国曾将日本(1988年)、韩国(1989年)、中国台湾(1988年,1989年,1992年)、中国(1992-1994年)列为汇率操纵国(地)。

    (1)韩国:美国财政部在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将韩国标记为汇率操纵国。1988年10月韩国被标记为汇率操纵国后,韩元从1988年四季度开始加速升值,二、三季度韩元升值幅度分别为1.3%、2.5%,而四季度升幅加大至5.1%,1988年韩元共升值15.8%,超过了日本、台湾等贸易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被美国财政部评判为“第一次扭转了过去获得的优势(特别是1985年以后)”,1989年一季度,韩元继续小幅升值1.8%,但是美国财政部以1985年之后韩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小于日元、台币,且韩国贸易顺差的下降还有待观察为理由,在1989年4月继续将韩国标记为汇率操纵国。1990年4月,韩国政府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启用了“市场平均汇率制度”,并且韩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NP的比重由1988年的8.4%下降到了1989年的2.5%,且1989年韩元虽然出现了贬值,但贸易加权汇率稳定,贬值主要是由于贸易逆差和资本外流造成的,因此美国摘下了韩国“汇率操纵”的标签。

    (2)中国台湾:美国分别在1988年10月-1989年4月、1992年5月-1992年12月将中国台湾标记为贸易操纵。针对美国与中国台湾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财政部将其归为台湾直接外汇干预和外汇交易管制造成的货币低估,并采取双边谈判,对此中国台湾同意汇率进一步自由化及减少资本管制,此后,中国台湾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NP比重从1987年的18.4%下降至8.3%,1988年中国台湾贸易顺差规模同比下降了26%。自1988年10月-1989年4月,台币升值了6.5%,但1989年4月,美国财政部表示,1985年以来日元升值了83%,但台币仅升值49%,因而以台币需进一步升值以及新的汇率制度的实行状况仍需观察为由,仍然将中国台湾标记为汇率操纵。最终,美国财政部在10月的评估报告中取消了这一标记。随后,在1992年5月的评估报告中,美国财政部认为1991年中国台湾的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均出现上升,预计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在1992年进一步上升,且台湾的外汇储备于1992年2月达到832亿美元,在高位继续上升,台湾央行亦通过干预外汇市场和资本管制缓和了台币的升值压力,显示虽然台湾进行了汇改,但新的制度仍然没有允许市场力量充分发挥,因此,中国台湾再度被标记为汇率操纵。1993年中国台湾的经常项目顺差从82亿美元下降至67亿美元,占GDP的比重降至3%,1993年台币虽然贬值了5%,但由于是资本外流造成的,因此反而摘掉了“汇率操纵”的帽子。

    (3)中国:1991年美国就中国外汇政策开展双边谈判并发起针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查,1992年5月,美国财政部指控中国“汇率操纵”,主要原因是中国外汇市场高度的管制和限制进口。1993年我国贸易差额由1992年的44亿美元降至122亿美元的逆差,经常项目为96亿美元的逆差,但净资本流入为205亿美元,因此1993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上升至499亿美元。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了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次性贬值33%。1994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顺差升至13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对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给予肯定,但是认为外企不能参与中国外汇市场,仍然可能造成中国进口被压缩,因此在1994年7月的评估报告中中国仍然被认定是“汇率操纵国”。
    在1994年12月的评估报告中,美国财政部对中国的汇率改革再度给予肯定,并认为外企购买外汇也已经较容易获得外管局的审批,虽然外汇交易上还有较多限制,外管局也保留着限制的权力。因此美国财政部取消了对中国“外汇操纵”的认定。

    如果观察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被认定为汇率操纵的货币并不是出现在典型的强美元周期,1988年10月-1989年10月,美元指数在90-105之间区间波动,1992年5月-1994年7月,美元指数在85-95之间区间波动;韩元、台币、人民币也并不是处于贬值之中,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平稳,而韩元、台币则处于升值之中,但美国会计算更长时期各个主要出口国货币的累计升值、贬值幅度与原因,外汇储备的变化幅度、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对美国的贸易差额情况等;此外,美国财政部也非常关注外汇市场现存的限制和制度性的变化,1994年人民币虽然大幅贬值,但因汇率制度的改革而摆脱了汇率操纵国的认定;从结果而言,被认定为汇率操纵之后,贸易顺差承压。

(文章来源:iCover)

浏览次数:304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