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根据老挝投资计划部网站数据,1989年至2019年共31年间,中国对老挝投资了862个项目,分别占外商投资老挝总项目的24.68%,老挝投资总项目的14.10%,投资金额达100.31亿美元,分别占外商投资老挝的42.73%,老挝投资总金额的27.19%。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老挝最大外资来源国。
与中国投资老挝项目多,金额大对应的是老挝经济近10年来平均增速为7.23%,位居东盟首位。老挝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离不开外来投资对其经济的拉动作用,而中国作为其最大外资来源国,对老挝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理论,实证检验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对老挝三大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理论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要持续快速增长,需要以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来支撑。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会带动当地就业,提升老挝当地人的劳动技术水平。同时,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也为老挝当地带去了相对先进的技术,有利于老挝学习并不断提升本国的生产力。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可通过提高老挝本国技术水平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有效改善老挝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有助于推动老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乘数理论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很大部分是采矿业和水利水电行业,这些行业本身就与其它行业存在较紧密的关系。如采矿业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交通建设,中企在老挝投资开发矿产业,势必需要为当地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建设会对当地经济有巨大的间接促进影响。此外,中国在老挝也投资开发大量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除了本身的经济效益之外,还有较大的乘数效应,会影响到其他的行业。例如,水利水电的开发可以满足当地农业用水、工业用电的需求,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三)国际分工理论
中国企业对老挝直接投资属于垂直型投资,即投资老挝主要为产业链上游中游产业,其目的是为本国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原材料或加工中间品。老挝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钾矿、铜矿、金矿等,仍有大量矿产资源待开发。而中国人均矿产资源非常少,大量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中企通过投资老挝,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再运至国内进行深加工,与老挝当地企业形成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关系。老挝拥有资源但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中国可为老挝提供相应的技术并给予资金支持,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中老国际分工模式,可将老挝潜在的经济增长空间进一步释放,提升老挝的国际竞争力。
三、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与老挝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一)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
通过梳理商务部对外投资企业名录,发现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企业涉及14大行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其次为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这三大行业占比分别为23.54%、23.24%、17.99%,前三大行业占比达64.77%,可见中国企业对老挝直接投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且主要是资源寻求型的矿产业与农业。进一步将这14大行业整合汇为三大产业,其中中国对老挝第一产业投资有155家,占比为23.24%,第二产业投资有305家,占比为45.73%,第三产业投资企业有207家,占比为31.03%。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三大产业比为1:1.97:1.34。可见按三大产业来划分,中国企业对老挝投资主要为第二产业,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后为第一产业。
(二)老挝经济增长情况
老挝自1980年至2019年GDP的增长情况,从图中不难看出,老挝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GDP增长率基本稳定在4%~10%之间,其中大部分年份在7%、8%左右,属于中高速增长。老挝也致力于2024年彻底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是1980至2019年老挝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图。由图可看出,早在1980年,老挝第一大产业为农业,占比达47%,接近一半,工业仅占13%。之后工业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农业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比重也在稳步提升。至2019年时,老挝第一大产业已是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达54%,工业占比为31%,而农业占比仅为31%。从三次产业的占比结构可看出,老挝经济增长主要是以工业与服务业为驱动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老挝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与老挝经济增长同比分析
2003年至2018年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流量、存量与老挝三大产业、GDP进行对比分析,可看出,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与老挝GDP增长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同步增长趋势,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与老挝三大产业的增长也存在一定的同步增长趋势。
四、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对老挝三大产业效益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本文所需变量及数据来源、单位及数据描述性分析结果。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先对所选变量数据取对数处理。本文受数据所限,选取年份为2003至2017年,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变量X1、X5、X6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变量Y3、X2、X3在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而变量Y、Y1、Y2、X4、X7则在10%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综合来看,本文所选变量均通过10%显著性水平,即所有变量均是平稳的,因此,可进行下面的OLS回归与VAR模型建模。
模型Ⅰ、Ⅱ、Ⅲ、Ⅳ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观察表3可知,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仅在模型Ⅲ中显著,其系数为负,说明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对老挝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向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企业进入老挝从事第二产业,一方面给老挝带来了技术和资金,但另一方也可能挤压了老挝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老挝人口只有700多万,其国内市场份额并不是很大,因此中企如果过多涌入老挝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恶性竞争,反而可能对老挝国内企业产生一定的挤压。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在模型Ⅰ、模型Ⅳ中系数也为很微小的负数,但在模型Ⅱ中为微小的正数,但均不显著。在模型Ⅰ中劳动力、贸易总额、政府税收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且劳动力、政府税收的系数为正,贸易总额系数为负,说明劳动力的增长、税收的增加对老挝总体经济水平的增长是有显著促进作用的,而贸易总额对老挝整体经济增长有微弱的负面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老挝进出口贸易长期以来为逆差,其大量商品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国内可能因生产成本或技术水平所限不利于生产,国外产品会以相对本国生产较低的价格占据国内市场,长此以往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本国产业与经济水平的发展。
模型Ⅱ中劳动力、贸易总额、政府税收也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且其系数符号与模型Ⅰ一致,模型Ⅲ中除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外,劳动力、贸易总额、政府税收也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且其系数符号仍然与模型Ⅰ一致,但其系数绝对值均大于模型Ⅰ。在模型Ⅳ中,劳动力、政府税收也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但其系数较模型Ⅲ进一步减小。
由于所涉及变量较多,因此本文接下来将每个变量依次对经济及三大产业做脉冲响应,以进一步发现它们之间在时间上的影响关系。各变量对老挝经济及三大产业单位根均通过了稳定性检验,本文不一一展现,仅展示脉冲响应图如下所示。从图6可知,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资本积累均对老挝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在5期之后这种影响逐渐趋于消失。而贸易总额、城镇化率、基础设施水平对老挝经济增长短期内有微小的负面冲击,但长期仍然是正向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小。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对老挝第一产业在2~3期内存在微小的正向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劳动力对老挝第一产业影响比较小,资本积累与政府税收对老挝第一产业冲击随着时间滞后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随后也趋于平稳。城镇化率对老挝第一产业在滞后前几期有微小的负向影响,但随后也趋于平稳。中国对老挝投资存量与资本积累在滞后初始对老挝第二产业有一定微小的负向影响,但在滞后2~4期时该影响变为正向的且逐渐变大,在滞后5期后逐渐趋于平稳。城镇化率、贸易总额和基础设施水平对第二产业影响也随时间滞后由负向转为正向最后也趋于平稳。而政府税收对第二产业随时间滞后有一个微小的正向影响,但很快趋于平稳。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对第三产业在滞后2~3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随后逐渐减小直至平稳。城镇化率、政府税收对第三产业随时间滞后有由小及大再变小趋于平稳的正向影响。而政府税收对第三产业在滞后前几期有一定负向影响,随后也趋于平稳。
五、政策建议
综上所诉,根据OLS回归结果,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对老挝经济增长、第一、三产业影响不显著,对老挝第二产业增长有微小的负向影响。但从脉冲响应结果来看,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量对老挝经济、第三产业随时间滞后有一个由小变大再趋于收敛的正向影响,对老挝第一产业正向影响随时间滞后逐渐减小至收敛,对老挝第二产业在滞后1期有微小的负向影响,但随后变为正向影响并滞后5期后趋于收敛。因此,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对老挝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长期是具有正向影响的,但在短期内应注意避免恶性竞争、跟风投资等不理性行为。本文从政府与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政府层面上,老挝应与中国维持并巩固两国友好的政治外交关系,为两国经贸领域深化合作提供良好平台。中老两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在交通、能源、经贸领域加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产业链与供应链上中老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通两国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老挝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中国的资本技术优势,助力中老命运共同体迈上新台阶。
(二)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上,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应注意理性投资,避免跟风、恶性竞争等非理性投资,老挝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并不是很多,市场份额有限。中国企业赴老挝投资应注意利用中老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垂直式投资老挝,可利用其土地、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原材料购买成本等,形成母子公司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更大利润。
参考文献
[1]INTHAPHONH Manida(马妮达).出口贸易对老挝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塞纳.中老经贸合作对老挝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VANNIVONG LALITAR(丽塔).来自中国的FDI对老挝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9.
[4]裴松环.中国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对老挝经济效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8.
[5]程成,李雪,刘雅馨.三次产业、生产要素与柬埔寨经济增长[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4):118-124.
[6]万沙娜.中国直接投资对老挝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8.
文章来源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